DSE本地升學出路
高中老師學與教
334學生知多D
新學制家長小百科
 
DSE

增撥五千萬經常開支 「加碼」支援非華語生

17 Oct 2019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加強對非華語學童的支援,下學年起調整取錄非華語學童學校的額外資助,因應學童人數,由現時五萬元,增至十五萬或三十萬元,預計每年將增加近五千萬元經常性開支。另外,《施政報告》亦提出改善本港二十八所特殊學校宿舍部的人手編制。有關注非華語學童教育的機構認為「加碼」未能切合學童學習需要。 

  一八學年本港有超過二萬八千名非華語學生就讀主流學校,當中約一千人有特殊教育需要,其中約四百名須入讀特殊學校。為加強對非華語學童的支授,幫助他們融入主流教育和學好中文,教育局五年前落實「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為取錄較少非華語學童學校,即少於十名及少於六名非華語學童的主流及特殊學校,提供每年五萬元額外資助。

  特首昨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下學年起將該資助分為兩個層級,並提高有關款項。政府消息人士指,第一層級將為取錄一至五名非華語學童的主流及特殊學校,提供十五萬元額外資助,將按通脹率調整,第二層級將為取錄六至九名非華語學童的主流學校,提供三十萬元額外資助,將按公務員薪酬調整,預計每年會增加四千八百萬元經常性開支;而取錄六至九名非華語學童的特殊學校,將按原有機制每年獲六十五萬元的額外資助。

  為支援非華語學童學習中文,消息人士指,政府將邀請大學開展追蹤研究,了解「學習架構」成效,以及學童的學習進度,回饋學校以優化措施;又將預留一千五百萬元,聯繫非牟利機構接觸非華語學童家長,提供教育活動,讓其明白須盡早讓子女入讀中文幼稚園,加強與學校溝通。

  一直關注非華語學童學習需要的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批評,「加碼」只是追求數字上的「成效」,雖有助學校聘請老師,惟未能切合前線教師及學童的需要;建議政府盡快提供培訓,並以「學習第二語言」角度編寫課程,以統一標準,「不少老師都認為現行『學習架構』空泛,無助學校訂定授課內容,令每校教授中文的深淺不一,學生水平參差。」

  現時有二十八所特殊學校附設寄宿部,《施政報告》提出,將由下學年起改善人手編制,包括提升宿額達四十名或以上宿舍部舍監及副舍監的職級,增加宿舍主管的職位數目及星期六、日的人手編制,並為肢體傷殘、中度及嚴重智障、視障兼智障兒童學校宿舍部提供額外津貼,以聘請個人照顧工作員;分階段協助公營主流中小學落實「三層支援模式」,預計近萬名自閉症學童受惠,涉及金額逾六千萬元。

  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雷添良歡迎《施政報告》在教育方面提出多項措施,指政府會增撥資源調整錄取較少非華語學生學校的額外撥款設置,以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以及提供一系列專為非華語家長而設的家長教育活動,協助他們支援子女學習,以及更全面理解子女的多元出路。
新學制學生多元出路
大學聯招時間表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