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本地升學出路
高中老師學與教
334學生知多D
新學制家長小百科
 
DSE

非聯招入學本地生持續上升

07 Aug 2019
  大學通過非聯招取錄尖子比例過高,曾引起教育界熱話。今年大學聯招數據顯示,近三成參與聯招學生,獲八大資助學士學位取錄,比例是中學文憑試以來的新紀錄,同時有一千七百多個學額,撥給持海外學歷的非聯招本地生,人數僅次於一五年,然而如何看待兩者獲派學額,各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今屆共四萬四千四百多人參與聯招,其中近三成,即一萬三千三百多名就讀文憑試課程的本地生,獲派八大資助學士學位,取錄比例確是歷屆之冠。在考生人數持續下跌下,更容易考入八大的解讀,似乎得到驗證,但值得留意的是,聯招只看成績與選校策略,今年獲派首三志願的考生比例低於去年。同時,有意見認為大學以聯招取錄更多文憑試畢業生,有助基層學生向上流動,但細想就讀本地課程的學生,社經地位涵蓋基層至中產,功能能否如此放大,有商榷之處。

  在八大學額維持約一萬五千個不變,未盡用的學額便撥至非聯招,取錄持國際文憑(IB)、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GCE A-levels)等海外學歷的本地生,觀乎今年撥出學額達一千七百多個,以人數計算是僅次於一五年,佔整體學額近一成二,較去年增兩個百分點。以往幾年,八大以非聯招取錄海外學歷本地生確有增長,既是本地課程考生人數持續下跌,造成此消彼長的效果,同時愈來愈多直資學校開辦海外課程,就讀國際學校的本地生亦有增加趨勢,加上留學成本不菲,畢業生選擇留港升學更普遍。

  有條件修讀海外課程,不乏來自中層家庭的學生,以往有意見質疑他們挾?經濟能力,走易於文憑試的捷徑,對擇優而取的大學來說,非聯招是穩定增長的生源,在擇優而取原則下,自然有所考慮。然而,外界須了解不同升學選擇,既有社經背景,個人因素亦不能忽視,比如移民家庭回流返港發展等。況且他們同是本地生,有就讀資助大學的資格,他們要取得佳績均非易事,如過度把非聯招的本地生視同特殊階級,恐會無端挑起社會矛盾。

  在院校收生自主之下,相信政府與教資會未必需要劃線,但肯定的是,大學取錄學生的數據須更公開透明,始能釋除外界疑慮。
新學制學生多元出路
大學聯招時間表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