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本地升學出路
高中老師學與教
334學生知多D
新學制家長小百科
 
DSE

教局支援非華語生 僅120校《概覽》中披露

09 Sep 2019
上周《小學概覽》出爐,在五百多所小學之中,僅有五分一學校列明有提供支援措施,協助非華語學生解決學習中文的困難。但《星島日報》翻查數據,發現獲教育局撥款、推行相關支援措施的學校數量,遠超百所之數,但有相當一部分獲得撥款的學校,並未將措施寫入《概覽》之中。出現「做咗又唔認」的怪象,有校長直指仍有部分學校不欲多收非華語生,故即使有推行支援,也刻意留白。亦有學者呼籲,隨?小學普教中情況普遍,應關注非華語生的相關支援。記者 陳琬蓉

家校會在上周出版本年度的《小學概覽》。學校除了列出班級結構、課外活動等基本資料外,教育局在去年亦新增了「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一欄,供學校填寫,以提供額外支援資訊予非華語生家長。而統計《概覽》,五百一十三所官立、資助、直資及私立小學中,僅有約一百二十所學校有填寫此欄。

但《星島日報》翻查教育局數字,發現獲非華語生額外支援撥款的小學數目,遠超一百二十所。局方在一四?一五年,在中小學實施「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並每年為錄取非華語生的公營及直資學校提供兩億元資助。錄取十名或以上的非華語生,可以按學生數目,每年獲八十至一百五十萬元不等的撥款,供學校聘請老師、助教、安排增潤課程等。而錄取少於十名非華語生的小學,則可按需要申請額外五萬元撥款。

有學校憂被標籤校風差

在這個機制下,根據教育局數字,去年度獲提供額外撥款、為非華語生提供支援的小學數目合共有二百三十九所,其中錄取十名以上學生的學校有一百二十七所,十名以下的則有一百一十二所。但對應《概覽》,僅有百餘所小學列明對非華語生的支援措施,撇除部分私立學校,可以得出,應有近百所學校使用撥款為非華語生提供支援的同時,卻沒有將這些措施列在《概覽》之中。

出現如此怪象,小學校長黃校長(化名)指,仍有部分學校對錄取非華語生持刻板印象,認為多收非華語生等如學校差、拖低排名。所以校方雖然為非華語生提供支援,也會刻意留白《概覽》支援一欄,變相令非華語生家長不選擇該校,「因為非華語生並非他們的收生目標,說穿了便是他們不想收,故意不填。」

黃校長直言,校方會選擇性地填寫概覽,一部分原因也是出於迎合家長的期望。「學校會有個心態,關心《概覽》可以如何滿足到『客人』,但『客人』不應是家長,應是學生。」不過他指,雖然上述情況存在,但學界近年對錄取非華語生的態度亦是愈來愈正面,「仍有大部分是有心人。」

針對上述情況,教育局回覆則指,所有有錄取非華語生、並獲得額外撥款的學校,均須在《概覽》的「教育支援」一欄中,列明為非華語學生提供幫助他們學習中文的額外支援。而在本年度開始,教育局也優化該欄,要求學校提供更多相關支援措施的資料。

《概覽》上除了是否列明支援措施外,描述的詳細程度亦因學校而異。香港融樂會項目經理卓文寶指出,現時「教育支援」由學校自行選擇填寫,有些學校只會簡短列明有支援,但無寫明具體措施,也有學校會詳細列明為非華語生提供何種支援。她稱在一般情況下,較少非華語生的學校主要會以課後輔導、聘請翻譯或購買額外資源提供協助,較多非華語生的學校則會偏向聘請額外人手、為非華語生安排分班上課等。

描述措施程度有長有短

卓文寶觀察到,在《概覽》中描述措施的仔細程度,並不與學校的非華語生比例掛鈎,「有些學校雖然非華語生的比例佔多,但描述仍然偏向簡潔。也有一些學校詳細列出支援措施,但實際操作上仍伴隨其他限制。」她以有學校舉辦課後輔導班為例,會就經濟狀況、成績或背景,針對性地為非華語生提供支援,變相不是每名學生都可受惠,「但這些是學生入讀後才會發現。」但她也強調,非華語生比例較少的學校,不代表支援程度一定較低,相反在促進共融方面會收到更大效果。

隨?不少小學在校內推行普教中,也成為非華語生的另一挑戰。但在《概覽》中,則少見有學校列明措施,協助他們應對。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表示,在幼稚園以粵語學習中文的非華語生,一旦升上用普教中的小學,之前對中文所建立的認知便要推倒重來,「當學生要用普通話學中文時,他們便沒有渠道再學粵語。與此同時,他們要用粵語來學習其他科目,也亦一併影響其他學習。」

普教中學習 難上加難

羅嘉怡指,非華語生家長不時會對普教中有誤解,認為「多學一門語言無壞」,但在非華語生的母語並非粵語的情況下,普教中對於他們而言可謂難上加難,「他們在使用方言及英語等情況下,粵語只是第三或第四語言。如果再加上普通話,可謂再增語言重擔。」她建議,未來除了學校可針對普教中,為非華語生提供針對性支援外,相關家長選校時也需量力而為。
新學制學生多元出路
大學聯招時間表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