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課程/活動 搜尋
會員登入
 
直屬中學 一條龍中學
聯繫中學 小班教學

立即搜尋
IB 升小 升中 世衛 世襲 尖子 男拔 放榜 狀元 派表
 

升小選校策略

Bookmark and Share

「叩門」策略有誠意佔優勢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及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
現時許多家長都懂得趁「叩門」階段,向心儀的小學提出入學申請,期望校方可運用酌情權取錄其孩子,然而,受歡迎的學校「叩門」額必定僧多粥少,通常能成功叩門者,除了本身具備特殊潛質外,「誠意」絕對是關鍵要素。

每年六月統一派位結果公佈後,各官津小學的校長都有酌情權給每班小一多取錄兩至三名學生,這俗稱「叩門」階段,通常對派位結果不滿意的家長會利用此階段作最後衝刺。

誠意感動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校長表示,一般小學校長必會優先面見在「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階段都以其校為第一志願的申請人。「以我校為例,位於灣仔區,如有一名申請人住東區,他在自行分配學位時,明知只可選一間小學,但願意跨區來選我校,即使最後機會落空了,到統一派位時,甲部首志願仍堅持跨區填選我校,這樣顯示他很有誠意,明知機會渺茫仍作此選擇,所以學校在道義上定會面見他!」。

由此反映,家長如何部署「叩門」策略,這與他們在「自行分配學位」以至「統一派位」階段如何選校有直接關連。「在自行收生時,家長要諗清楚到底心儀的學校有幾受歡迎,小朋友有幾多分。如果分數不高,該校又很受歡迎的話,在供求相關下,失敗率自然高!但話分兩頭,如家長心儀的學校真的只有一間,非入去不可,不試過不心死的話,這樣不妨碰碰運氣。」因為起碼到「叩門」階段,申請人定可憑著這份誠意而獲得校方接見。

對於「叩門」面試有何要訣,張校長認為家長一定要拿出證據,顯示為何很想子女入讀該校,同時對校方的辦學方針和方向也要非常了解。「因為到最後叩門階段,學校不單只想找最好的學生,也要揀最支持學校的家長!」他說。

做足「叩門」前準備
此外,家長在放榜前宜預先作好叩門準備,避免臨急抱佛腳,因為此舉也會給子女留下壞印象。叩門前可預先致電心儀小學,了解是否接受叩門和所需文件,包括叩門信、推薦信、幼稚園成績表正副本等,這些資料家長應預先整理好,方便校方翻閱。

談及一般家長在填報「統一派位」選校志願排名時,經常有拿不定主意的情況,張勇邦提供數個策略:

一. 如果最心儀的學校在所屬校網內,甲部只填寫該校,第二和第三志願漏空不填。到乙部第一志願時,填寫與甲部第一志願相同的學校, 餘下選擇按志願而填滿。因為電腦派位是先處理甲部,然後才處理乙部。若甲部已派位,電腦不會再處理乙部的申請。此策略旨在增加獲派第一志願的機會。

二. 同一道理,如果最心儀的小學在網外,甲部第一志願填上該校,第二志願就填上所屬校網內最心儀的學校,第三志願則「漏空」不填,然後在乙部第一志願再填上網內最心儀的學校,這樣做,除了可以博一博入網外的心儀小學,也可避免浪費揀選網內最心儀學校的機會。

三. 何時才應該填滿甲部三個選擇?這視乎家長是否認為,即使獲派甲部第二或第三志願時仍滿意過獲派乙部第一志願,如屬如此,便應填滿。

辦學理念
選校填表策略固然不容有失,但確實了解心儀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特色、課程設計是否與子女的個性符合,才是選校的關鍵。張勇邦坦言見過有些家長在選校時只著重學校是否「名校」,忽略教學法是否適合子女。最典型例子是,傳統名校側重學業成績,若孩子個性活潑好動,較難坐定定聽書做功課,這樣他們入學會感到很苦。

「家長不應只看名牌,把子女的學校當成自己的名牌手袋作炫耀之用,學校必定要確切與小朋友的性格配合,才可學得好!」總括而言,世上沒有一所完美的學校,只有最合拍的學校。
 
 
 
EDUplus.com.hk

Copyright ©2025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This site is best viewed at 1024x768 screen resolution with Internet Explorer 7.x or above.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