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課程/活動 搜尋
會員登入
 
直屬中學 一條龍中學
聯繫中學 小班教學

立即搜尋
IB 升小 升中 世衛 世襲 尖子 男拔 放榜 狀元 派表
 

名人教仔

Bookmark and Share

論寵愛孩子要中庸非縱容

家燕姐獨力把三個孩子撫養成人。
耀珠、祐珊和耀庭(左起)月前為媽媽慶祝生日。
「打在兒身,痛在娘心。」現今社會「打仔」等同虐兒,長輩關愛氾濫,孩子成為高高在上的「大爺」。今期「校長會客室」的嘉賓薛家燕,母兼父職獨力養大三個孩子;她牢記小時候被父親和老師責打的經歷,相信「打者愛也」,認為「愛」要控制有度,並與張校長大談寵愛與縱容、訓斥與責難之間的界線。

薛:薛家燕
著名演員,人稱「家燕姐」,因主持兒童節目而得「家燕媽媽」綽號;○五年成立「家燕媽媽」藝術中心,旨在讓兒童學習表演藝術; 現育有兩女一子。

張:張灼祥校長
資深教育工作者,任校長二十多年,現任拔萃男書院校長。

傳統教育法 適當取捨

張: 中國傳統教育子女的方法,你覺得適用於香港新一代身上嗎?

薛: 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優良的,應該保留一部分,例如孝順父母、尊師重道等。我小時候家裡有五個孩子,爸爸說甚麼我們都不敢反對,沒有機會理論和解釋,但現在的學生凡事要尋求解釋。

張: 對!我們那代的父母,「父權」確實很重要。雖然你的婚姻生活不太如意,但對三名小孩卻教導有方,你用的是傳統方法?

薛: 作為單親家庭,我沿用傳統的教育之道,因為我相信「三歲定八十」。孩子太小時,不懂分對錯,不能過早給他們民主。小時候打好基礎,對他們嚴厲一些;到他們十多歲時,就在溝通和配合的基礎上,漸漸「民主」起來。

張: 現在的父母往往輕易讓小孩自己「話事」,凡事處於領導地位,家長不敢得罪他們。你怎看這個現象?

薛: 我不認同他們的做法。俗語說:「打者愛也!」我不心痛、不緊張,也不會打他們手掌。

張: 但是現在不能體罰,這是很可惜的。我那個年代,校長可以打學生,曾經在我們這?就讀的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就被校長打過,他回想起來反而覺得十分珍惜。現在體罰是不可能了,但我仍然覺得「當頭棒喝」非常重要!

薛: 對!小小的體罰有時候反而好,讓小朋友更加記住下次不能再犯,不能縱容。

張: 我所謂的「打」,不是虐待那種,而是提點。但現在的家長不敢打,害怕會被子女告。

薛: 我也有同感。小時候學書法,我總是無心練字,就被老師用間尺打了一下臉。當時很多人看着我,很難為情。後來回家一想,為甚麼我會寫得那麼差?之後就提醒自己永遠不可以再寫得那麼差。作為中國人,我也提點自己的子女要學好書法。

子女孝順 必先做好本分

張: 孩子都長大了,現在回想,你最喜歡和他們一起是哪個時刻?

薛: 吃飯的時刻吧!和孩子們一起食飯,談談今天做了甚麼、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我親自下廚,孩子們吃得特別開心,所以父母無論多忙,都要找機會親手下廚!大女兒和兒子也會煮給我吃,有次他們煮燕窩紫米露,用了一整盒燕窩,價值過萬元!我很心痛,但想深一層,他們是考慮到我喜歡吃燕窩,才下這麼「重本」。

張: 你和孩子相處,最珍惜的又是甚麼時刻?

薛: 旅行吧!那時我經濟環境不太好,到外地工作時也常帶着他們,並一起參加當地旅行團。旅行團通常很早出發,幸好他們三個都懂事,動作很利落,一早起來就刷好牙洗好臉。

張: 做單親媽媽真的不容易,你覺得辛苦嗎?

薛: 當一般家庭的父母與子女發生磨擦時,父母中有一方會做好人,另一方做壞人,但我就好人壞人都要自己當。我時刻灌輸一種心態給他們 — 所謂「孝敬父母」就是要做好自己,這樣父母不用操心,自然過得開心。

寵愛有度 給予自由空間

張: 作為一位成功的家長,你應該勸現今的父母不要太溺愛子女。有時候我看到他們遷就孩子的程度,令我想發火。

薛: 這一點我深有同感。我推廣《弟子規》的原因,源自我從新加坡出差飛回深圳時目睹的一幕。一位媽媽用行李車載着十歲左右的兒子,孩子正在打遊戲機。上梯級時,他跳下車繼續低頭打遊戲機!我好生氣,跑去問他:「你為甚麼不幫媽媽?」誰知他媽媽在一旁大叫:「沒問題的!」

張: 我們那個年代,一個十歲小孩已懂煮飯和幫忙湊弟妹了。有一種說法是「慈母多敗兒」,你同意嗎?

薛: 要看具體情況。所謂「物極必反」,作為慈母,可以愛你的小孩,但要採用中庸態度,而不是縱容。我見過一個約兩、三歲的小朋友,媽媽餵他吃東西時,他不吃,反倒一拳打在媽媽臉上,然後大哭起來。一旁的家人馬上走來安慰,卻無人罵他。

張: 這就是所謂「港孩」,他們的父母是「直升機父母」,在上空盤旋時刻守着他們。這種關心,令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空間,過多就變成了溺愛。像內地高考,父母會在學校旁邊租房子陪孩子考試;甚至孩子到國外讀書,他們也要陪着上下課。

薛: 我反而覺得我忙的時候,給孩子的空間會大一點。他們覺得自由,也學會為自己負責。

張: 我最近訪問的幾位名人父母,他們和孩子相處都有一套獨特的方法,你的方法又是怎樣的呢?

薛: 你要關注他,也要和他配合;你要放他走,又不能放得太鬆。最重要的一點是表現出對他的愛,但不是物質的,給再多的物質,他也不會珍惜。你偶然拋出一句愛的支持,他反而會銘記。我買東西給小孩,會告訴他們來之不易,是媽媽辛苦賺錢買的,他們就特別珍惜。慶幸我三個仔女都聽話,有一次母親節,他們每人夾二百多元,買了個「母」字形的金吊墜給我。讓我感觸落淚的,是兒子還向家姐寫下欠單,說以後用零用錢來還。

親: 怎樣拿揑對子女的愛,讓它不至於過火,不導致縱容?

薛: 如果孩子生活上一切都被父母照料得很好,就不會珍惜。大人還要學會以身作則。我聽過某位藝人跟孫兒去見校長,校長投訴他的孫兒常講髒話,藝人當場訓誡孫兒,還說了一些髒話。校長頓時明白,是孩子耳濡目染養成這個壞習慣。

張: 我也見過小孩子罵菲傭。我問為甚麼要罵她?小孩卻說:「因為父母也罵。」

薛: 家長是小孩的鏡子。我們要做好自己,才能讓他們學好。

栽培子女興趣 發揮所長

張: 你是成功的藝人,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學很多才藝嗎?

薛: 其實藝術、樂器、運動各方面,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學,但前提是他們有興趣。家長要敢於讓子女嘗試,如果不讓他們親自試過,他們不會享受這個過程,也不會做得好,而認為只是「媽媽要我做的」。我當年參加電視節目贏了一個小提琴,兒子興奮嚷着要學;但學了一年多,還是拉到「劏雞」一樣。於是我問他:「你為甚麼不好好學?」他告訴我沒興趣,想學結他,我就讓他學,現在變成他的興趣。

張: 三個孩子都各有興趣,大女兒喜歡甚麼?

薛: 大女兒喜歡中國舞蹈,有一次暑假我提議她去學素描。起初她沒興趣,但學完後竟愈來愈喜歡,甚至每個周末都去練習。中學時,她申請去紐約的美術學校進修,甚至當時的職業規劃也朝着「設計」這方向。我認為興趣真的很重要,孩子有了興趣,再加以栽培,就能發揮特長,假以時日可成為終身職業。

張: 你真開通!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你學甚麼都行,但這個不能作為將來的職業。」

薛: 所謂「行行出狀元」,作為家長,不應該限制孩子的興趣。

父母要學會平衡愛

張: 你有三個子女。我見很多家長,總是花很多心思在第一個孩子身上,第二個就覺得你只疼第一個,第三個又⋯⋯很複雜。你如何平衡對三個子女的愛?

薛: 為甚麼大家總是說不要生太多胎,就是這個原因了。我很幸運,大女兒會幫我照顧弟妹。當我要拍《真情》的時候,我真的想推掉,怕沒時間照顧兒女的功課。但大女兒叫我放心,弟妹的學業由她照料。她很多時幫我分憂,細女也以姐姐為榜樣。

張: 你給人的形象總是很開心,但畢竟是單親媽媽,遇到困難時,你會跟兒女「攤出來」講嗎?

薛: 我會坦白跟他們說的。那時我供他們讀書,大女兒升中四時要分科,功課多壓力大,我就幫她找了所國際學校,然後第二、三個孩子又跟着讀國際學校。這樣下來,學費共六萬多元!我覺得有必要跟他們坐下來談談:「學費這麼貴,媽媽負擔起來有點吃力,你們真的要好好讀,否則就浪費了。」

把挫折當磨練

張: 有一點我很欣賞你,就是你有困難會和孩子分享。有些小孩並不知道父母賺錢難,總以為媽媽是銀行。

薛: 我們以前過慣苦日子,現在想讓孩子過舒服的生活,反而令他們不懂珍惜。我在電台說過一個case,一個十七歲少年因為感情和學業壓力而跳樓身亡,他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怎樣度過餘生?雖然很痛苦,但不能因為一點點挫折就放棄生命。

張: 你自己的成長也遇到不少波折,但你總是「笑呵呵」的樣子,為甚麼可以這樣樂觀?你怎麼看待挫折?

薛: 挫折是人生必經的路程,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給你挫折是給你學東西的機會,就好像考試一樣,讓你知道自己學會了甚麼和付出了甚麼;應該把挫折當作磨練,當作經驗。無論多煩惱都好,我不會把這些事情帶給我的朋友,因為即使說了也無補於事,不如笑臉迎人。

張: 你的兒女都長大成人,不用太為他們的事操心了吧!

薛: 不是的。我時常為他們擔憂,你知道新一代的競爭更大,無論感情、工作、生活⋯⋯我都會為他們以後的人生操心。做父母是一輩子的!

結語

張:你有沒有忠告給各位父母?
薛: 做父母要多學習。子女每個成長階段都不同,我們要學習怎樣和他們溝通,讓他們認識到要對自己負責,也令他們支持父母。現在的父母,覺得要把最好的都給孩子,表面上是好,實際上卻是一個包袱,讓他們以後沒法承擔其他東西。


本文摘自2011年8月4日《親子王》72期 校長會客室
 
 
 
EDUplus.com.hk

Copyright ©2024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This site is best viewed at 1024x768 screen resolution with Internet Explorer 7.x or above.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