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資優兒童 資優兒童 |
|
資優兒童 |
|
英基資優生開發數理網站
 |
資優生秦懿德(左一)及岑兆禧(右一)參與英基首屆的「No Ceiling」計畫,一同開發提供實時練習的數理科網站。 |
|
(星島日報報道) 平日的課堂學習未必能發掘資優生的才能,英基學校協會資優課程委員會去年發起「No Ceiling」計畫,鼓勵初中資優生按興趣研究不同項目,並於昨日嘉許首屆參與的二十名學生。當中西島中學第九班學生岑兆禧有份開發數理科的網站,提供相關練習,供老師即時了解學習進度;岑媽媽坦言,智商超過一百三十的兒子可指導哥哥的高中數學,但社交能力較弱,須學習情緒管理。
英基資優課程委員會去年為初中的資優生發起「No Ceiliing」計畫,委員會主席Caitlin Murray稱,首屆來自四所學校的二十名學生均在校內被評為資優生,「他們普遍獲老師推薦,表現亦有別於一般學生,例如在堂上多次發問。」她希望資優生通過計畫與相同程度的學生學習,獲益更多,並計畫下屆名額增至三十個。
參與的資優生以小組形式完成題目自訂的研究,例如為小學生建立古代歷史的網上教學資源,為英基學生建立網上社交網絡,供學生就校政發表意見等。西島中學第九班學生岑兆禧及英皇佐治五世學校第九班學生秦懿德有份開發數理科的網站,提供相關練習,讓老師即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
岑兆禧坦言上數學堂時較悶,「有次更睡著了」,現時更可指導修讀國際文憑(IB)課程的哥哥的數學;他正修讀史丹福大學的資優生物理課程,「正學習量子力學及經典物理學」。
岑媽媽形容兒子幼時對數字很敏感,「揀貼紙會揀有數字的,別人卻揀有公仔的」,其後智商測試結果發現,兒子智商超過一百三十,詞彙方面的智商更超過一百五十,「小六便與中四生上數學堂,但擔心他會否被人覺得很怪。」她直言兒子雖然資優,但社交能力較弱,須學習情緒管理,「他輸不起,有次他支持的球隊利物浦輸波,便與同學議論,更走出學校,結果勞動老師開車找他。」
秦媽媽則指,智商達一百三十的女兒,幼時鍾情文學,「四、五歲已讀關於戴安娜王妃的書,三、四歲更可完整畫出蝴蝶的生命周期。」她透露,女兒正修讀史丹福大學的資優生英文寫作課程,她認為毋須過分催谷女兒,「只要她有天分,就不會被埋沒。」
星島教育
2013-11-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