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從零開始拓展國際 香港站下半年推支付服務
總部位於深圳、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股價愈升愈有。這個中國IT巨頭,近年靠手機通訊程式WeChat進軍國際,騰訊國際業務部香港及台灣辦公室總經理譚樂文負責擔大旗。他直言海外市場無騰訊內地擁有QQ十多年的用戶群,推WeChat就如創新公司,極具挑戰性,但現在WeChat已在香港站穩陣腳,計畫下半年推出支付服務。
二○一○年尾,曾經創立自己公司的香港IT人譚樂文,加入騰訊的大家庭,擔任香港區總經理,首要任務就是將騰訊推向國際,靠的是WeChat,「雖然是大公司,但我們運作上就似創業公司,海外業務很新很有挑戰性。騰訊近年都銳意進軍海外,WeChat的出現是很好的機緣。在中國以外,其實沒有了QQ以往的資源和用戶基礎,我們跟其他新公司沒有分別,幾乎從零開始去做推廣。」
連騰訊每月用戶近四億
從最初在香港街頭用裝WeChat送汽水的方法吸引港人使用,到後來找阿根廷國腳美斯做代言人,WeChat一直在國際市場打仗,成績也愈來愈好。截至今年首季,微信和WeChat每月的活躍用戶,多達三億九千六百萬。根據最新GlobalWebIndex今年首季社交媒體報告,在中國以外更有一成三智能手機用戶下載了WeChat,是全球第五多人使用的手機通訊app,僅次於WhatsApp、facebook、Messenger和Skype。
WeChat是微信的國際版,譚樂文稱兩者雖然可以互聯互通,但功能上有細微差別。在內地AppStore或Google Play上會下載到微信,而包括香港在內的其他地區,則下載到WeChat。雖無公開香港地區的用戶量,但WeChat長期佔據本港AppStore和Google Play下載排行榜的前五位。
在內地,微信已經成為重要的社交平台,因內地facebook被封鎖,微信的「朋友圈」使用量愈來愈高,甚至超越新浪微博。微信又內置支付和電子金融的功能,可以捆綁銀行卡,本周推出的最新版更可以在微信好友間轉帳。不過以上功能,在WeChat統統未有。譚樂文透露,騰訊已計畫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港版的「WeChat支付」,「到時可以捆綁信用卡,在WeChat內購買不同產品,或者如內地般發展成『嘟一嘟』商戶的QR Code就可以付款。」他笑稱,並非香港慢半拍,「香港一定是騰訊產品走向國際的第一站。」
企業迷你官網建立互動
WeChat近年亦力推官方帳戶,譚樂文稱,官方帳戶就似商戶的迷你官網,或者是商戶建立在WeChat內的官方app,騰訊會免費提供開放平台,讓商戶在WeChat現有功能上發揮創意,建立與用戶互動的平台,「不只是單向發放訊息,好似鴻福堂的官方帳號,已經可以將WeChat和公司的會員卡系統捆綁。又可以利用WeChat內發送『我的位置』定位功能,回覆用戶最近分店。日後有了支付功能,更可以在WeChat內購物。」
收集發送語音 製有聲書助盲人
港人習慣用WhatsApp和LINE,譚樂文不願比較對手的宣傳和營運策略,但表示WeChat會進一步本地化,吸引更多用戶,未來更會將WeChat帳號融合在其他騰訊的遊戲、音樂、影音程式上。他舉例,WeChat早前聯同十一個本地創作單位合作,推出「港」創意系列動態貼圖,包括小克、楊學德、文地,「例如『講呢?』潮語系列貼圖,很受歡迎。WeChat有二十種語言版本,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都有當地版『講呢?』吸引當地用戶。這不是一個內地app,而是全球通用的app。」
WeChat一直以發送語音功能為賣點,譚樂文稱這個功能除了大受年長用戶歡迎之外,更有內地慈善機構以此功能推出公益活動,幫助盲人。
內地微信近月發起「為盲胞讀書」公益活動,只要朗誦一段「為盲胞讀書」帳號發出的文字,或者隨手拿起手邊的書,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發送至該帳號,微信後台將收集語音文件,製成有聲書,給盲人收聽。
這個一人讀一句的活動在內地仍在進行,譚樂文希望日後香港的機構亦可以利用科技發揮創意,幫助有需要的人。
毋須擔心言論私隱受限制
內地近月推出「淨網行動」,一大批微信的公眾帳號、官方帳號被刪除,除了當局指涉嫌詐騙、色情的內容,部分更包括宗教、時事新聞類帳號,部分敢言學者、記者的個人帳號亦被刪除。WeChat要走向國際,但外界擔心言論自由受限。
譚樂文強調,WeChat與微信是兩個不同系統,「我們會根據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去做。」他透露,在香港和海外,也曾收到警方查詢,問是否能提供聊天紀錄,但WeChat的訊息發出去之後,就不會在伺服器上保存,因此用戶毋須擔心言論私隱受限。至於內容審查,譚樂文笑言,可讓記者測試發送如「平反六四」等字眼。
記者亦問「佔領中環」、「支聯會」等組織,能否開設官方帳號,譚樂文回應指,WeChat的官方帳號全部要經過騰訊開設,並非如facebook專頁一樣,個人就能操作,「我們有開設官方帳戶的標準,如看看這些組織是否真實存在、有否騙人等。」
本文摘自2014年6月27日《星島日報》每日雜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