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及環境學院課程編排按部就班,學生於首兩年先打好理科及工程學理論基礎,於第三、四學年進一步學習有關可再生能源製造及節能技術等知識。學院實驗室設有業界最先進的設備,銜接學科理論與業界實際運作。李鈞瀚副教授指:「實驗室其中一項設備收集了學院會議室的各項環境數據,包括人數、二氧化碳濃度等,然後學生需提出一切可行的節能方案,或編寫程式控制現場溫度及通風量。」學院為確保學生具備多元解難能力,四年級生需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為期兩個學期的「畢業專題研習 」(Final Year Project),題目包括開發潔淨能源(Clean Energy)、電池研發、空氣污染等。
世界各地正加速採取行動向低碳經濟轉型,邁向智慧城市(Smart City),例如為樓宇安裝高科技節能系統,配合大數據,分析使用者行為,更有效地節能減排。為培育更多創科研究人才,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推出新課程系列「eSTAR」(Energy / Environment in Science, Technology & Advanced Research),讓有志鑽研創科知識的本科生,接受額外的科研訓練。學生需在本科課程和畢業專題研習以外,跟從指導老師展開進階研究工作,並需副修大數據或金融等課程。
能源及環境學院工學士(能源科學及工程學)乃香港工程師學會(Hong Kong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首個認可的能源工學士學位課程,李鈞瀚副教授喜言:「我們所教導過的學生大部份都對能源和環境相關議題充滿熱誠,為業界甚至地球探索創新多元的出路。學院歡迎對環境保護有抱負又希望出一分力的中學生報讀。」
能源科學及工程學2017年畢業生Kennis,現於奧雅納工程顧問(Ove Arup – Hong Kong)擔任能源工程師,工作範疇包括綠色建築認證、電腦模擬,及可持續機械、電氣和管道(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plumbing)工程。她舉例說:「我需要利用能源及環境工程知識,設計低碳、高效、養分平衡的魚菜共生系統。」她指,為商廈和房屋設計及應用可再生能源時,需顧及居民或使用者體驗。例如利用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及採光模擬,了解並改善室內外的舒適度、空氣質素等,盡量做到以人為本。
Tommy曾到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作為期六個月的交換生。除了學習環境工程相關的課堂知識,他喜言學到不少軟技能,且拓闊了海外圈子。曾於國泰航空可持續發展團隊當實習生的他,利用課堂學到的技術經濟分析,嘗試減輕公司處理貨運站及餐飲服務所產生的廢物之成本,或以循環經濟的方式,利用廢物升級再造(Upcycle)以賺取利潤。他期望畢業後往專業工程師方向發展,專注廢物處理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