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專家名人分享 部署海外升學路
高興別太早 史泰祖
化妝品直銷抗逆市 總裁不愁沒生意
男主內 女主外 夫妻檔研企業版臉書
手勢建橋梁 衝破自閉路障
瑞士蘇黎世 踩入星球行山徑
抓住光的尾巴
餵哺母乳的考驗 岑潔儀
手機減壓還是增壓?
產業測量 好景不常?
創新 - 成長與繁榮
懂得職場守秘的重要性
捉精靈的日子
書評
推介課程總覽



EMBA
Executive Diploma in Management Consulti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Full time / Part time)
Upper Iowa University – Hong Kong Centre

S6 (HKDSE) Regular Course
Maria College

The Good Boarding School Guide
EDUPlus

文憑
Building Surveyor, Quantity Surveyor, General Practice Surveyor, Diploma i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rofessional Diploma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HKU SPACE

其他 More
GCDF 全球職涯發展師
CUHK - SCS

QS World MBA Tour 及 QS World Grad School Tour
Quacquarelli Symonds

Territory-wide Flag Day
Acency for Volunteer Service

海外升學 More
EF 大學銜接課程、EF Academy英美寄宿中學
Education Fast

IB, GCE, IGCSE, SAT, AP and Consultation
CANA Elite Education Centre

Scholarships by the Consulate General of France in Hong Kong and Macau
Campus France

有些老師想用擁抱表達對自閉症學生的同情,其實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套進自閉症學生身上。蘇詠芝的手勢研究,從一本書開始。十年前她負笈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語言心理學,在出發前,她閱讀其研究導師的著作《Hearing Gesture(聆聽手勢)》,感受到手勢的魔力,「手勢與手語不同,它沒有文法,一般人不需要學習也懂得使用,但它可以輔助我們理解訊息,而每個人使用手勢時,更可能不自覺顯露出隱藏的訊息或情緒。」

修畢博士學位後,她一直埋首研究不同手勢的語言特徵,直至2012年返回中大任教,她的研究才轉向自閉症兒童身上。手勢是人類最原始的溝通方法,蘇詠芝說,八個月大的嬰兒還未懂說第一個字,就已經懂得用手指向物件,表達對該物件的興趣。隨?年齡漸長,更能學習社會約定俗成的手勢,包括豎起拇指以示讚好,點頭表示認同等。

手勢使用比智障童少
然而,自閉症兒童對手勢的理解及使用,較正常人嚴重滯後,甚至比智障及唐氏綜合症兒童還要緩慢,「即使是六至十二歲的高功能自閉症(即智商平均達一百)兒童,仍較少使用手勢溝通,社交障礙愈嚴重的,使用手勢的次數及種類就更少。」

自閉症兒童缺乏對手勢的認知有何影響?蘇詠芝與特殊學校匡智翠林晨崗學校合作時,曾看見老師向遠處的自閉症學生招手,希望他返回課室,怎料學生愈叫愈走,「後來才知道,他以為老師揮手,是想打他。」更有自閉兒童因嚴重社交障礙,本身已不能說話,更不懂用手勢幫助旁人了解他的處境,「走到商場,噪音令他很不舒服,但他不懂用手掩耳,反而用大叫,或者不斷拍打自己額頭的方法回應。」社交障礙是自閉症的一大病徵,醫學界至今難以斷言自閉症的成因,只知道遺傳或孕婦攝取的食物或許是主要原因,而患者大腦處理訊息的方法,與一般人有異。

偏愛格式化事物
蘇詠芝說,外國曾有自閉症患者親述,其腦部接收訊息的方法,等同一部不斷按動快門的相機,將眼前景象記錄成為數之不盡的定格圖畫,再在腦海重複分析及比對。因此,自閉症患者普遍不喜歡與人面對面溝通,「人說話時嘴會動、眼會眨、面部肌肉會移動,說話更有尾音及抑揚頓挫,這些對自閉兒童來說太複雜。」機械人沒有表情、說話單調且格式化,是自閉症兒童最理想的接收訊息方式。現時機械人懂得示範嘈吵、生氣、驚慌、肚餓的手勢,蘇詠芝期望,自閉症兒童經訓練後,能明白一般人會用這些手勢反應,幫助別人明白其處境。

訓練計畫由今年四月開始,礙於資源所限,目前主力協助低功能自閉症(即智商七十以下)兒童,可是,確診自閉症的兒童,恐怕將會愈來愈多。蘇詠芝說,根據美國官方數字,自閉症與正常孩子的比例由十年前一比一百五十,躍升至近年的一比六十八,「很遺憾香港沒有相關的統計。」她相信,自閉症兒童增加,將令本港融合教育的路更難行。過去她到小學觀課,看到老師將自閉症學生安排在課室四個角落,「他們完全沒有參與課堂,伏在桌上,老師對他們不瞅不睬,這種情況也還好,如果學生有問題行為,整個課室的氣氛將十分緊張,令所有學生不能專心學習。」更可怕的情況是,有學校每當自閉學生情緒失控,馬上召校工帶來一張大毛毯,將學生包裹,再合四人之力將「問題學生」抬走。

蘇詠芝坦言,與自閉症學生相處,先要準備一個「不可做清單」,包括不可隨便碰他們、不可太熱情、面部表情不可太誇張、說話不可過分抑揚頓挫等,「有些老師想用擁抱表達對自閉症學生的同情,其實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套進自閉症學生身上,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方式處事,沒有走入他們的世界。」

自閉童欠伯樂
她續說,現時學術界對自閉症患者的認識,不少也是由患者親述。在這些自白中,「一般人」終於明白,自閉症患者無法理解第三者對他們的期望,因此難以應對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而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處理數字及複雜結構的能力,「有自閉症患者可以進行小數點後超過二十個位的運算,他形容那些數字在他腦海中,有如一個個煙火瞬間消失,但他能夠將每個影像一一捕捉。」

在蘇詠芝眼中,自閉症兒童不是病人,是尚未找到伯樂的寶馬,「當他們找到自己的天賦,發揮程度將會比一般小朋友高很多倍,但他們很難自我發掘,所以需要大家。」她相信,教授「寶馬」學習手勢,是讓他們接通世界、尋找伯樂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