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專業人士大變身 一車滿載美食夢
自己的路自己闖 鄧耀昇
科學怪人 麥繼強
不靠父蔭靠天份 洗米仔擲四百萬 創網上擂台
淡市開LEGO店 盧永仁一字記之曰:掂!
扭出迷人肚皮舞
向兒子揭魔術底牌 李行齊
單車遊不丹 不亦樂乎
做分析員的基本要求 算不算高?
「綠色科技」 對人類影響深遠
為人師表考慮多 執教前要想清楚
職場個人息怒技巧
躍動的心 過度活躍症
書評
推介課程總覽
課程速遞



碩士 More
City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c in Chemistry

CUHK - Division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

CUHK Business School
MS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深造文憑
City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CUHK - Department of Arthropology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in Anthropology

PolyU Faculty Of Business
Accounting & Finance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學士
Caritas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achelor Of Social Work (Honours)

Upper Iowa University – Hong Kong Centre
心理學課程

其他 More
Informatics
PMP / CIMP / Coaching Programmes

Professional Seminars
CIMA

幼兒教育出路講座
Yew Chung Community College

走入麥繼強位於沙田九肚山的三層高獨立屋,彷彿置身微縮版「摩羅街」,價值連城的古董及字畫,只隨便地放置在生果箱內,散落大宅不同角落,體現他不修邊幅的作風。唯一令他在意的是臉上「蝦餃鬚」,訪問當日早上,他修整鬍子時不慎弄傷,歎說儀容不及當年,鬍子不再濃黑及捲曲,所以上鏡時總不太自在。

麥繼強年屆八十仍中氣十足,提起鬍子由來,更滔滔不絕講它背後段古。83年的聖誕假期唔使見人,他懶得打理鬚根,任由鬚子長下去,「發現幾有型,就繼續留。」之後學系搞午宴,同事整蠱他,點選芝麻糊做甜品,他下垂的鬍子不慎被沾污,食得十分狼狽。

但他未肯剃掉鬍子妥協,偶然在博物館看到不少希臘畫像,見古代名人的鬍子均向上翹,他靈機一觸每天早上用風筒及髮蠟,將鬍子吹成「蝦餃鬚」,「我的招牌鬍子,是芝麻糊與希臘文明的結晶。」他笑說。

麥繼強不諱言是愛奇裝異服的「怪人」,任教期間還馬鞭不離身,不時用馬鞭拍打黑板,?學生留心聽書。這種「脫俗」的人生態度,其實源於外曾祖父、清末維新運動發起人康有為的家訓,「我祖母是康有為長女康同薇,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先驅。」他自豪地說。

當年康有為流亡外國,體會到西方國家開放的自由氣息,遂在其中一封家書寫「不為人世所囿」,教誨子女不要受傳統或主流拘束,自此這家訓世代相傳。

人造巨星
每個人生交叉點,這六字真言都帶領麥繼強找到正確方向。最令他引以為榮的,莫過於當年獨具慧眼,破格取錄徐立之。麥繼強五、六十年代領獎學金到美國深造碩士及博士學位,65年回港後,在中大生物系任教至退休。三十多載教學生涯,栽培出逾百位博士畢業生,徐立之是他第一位取錄的研究生。

但當年的徐立之非但不是搶手貨,反而因為只考到三級榮譽學士畢業,淪為「籮底橙」,學系內所有教授都反對取錄徐立之,唯獨麥繼強一眼認出千里馬,力挽狂瀾下取錄。「我收生成績講求精,別人三級榮譽,科科成績平平,但徐立之唔同,其他成績一般,唯獨分子生物學?A+,顯示佢對有興趣的科目掌握得極好,讀書讀得好精。」另外,麥繼強獨愛清貧、捱得苦的學生,「佢連續兩屆擔任生物系冬令營營長,深得同學信服,辛苦嘢佢自己做晒,最重的石油氣罐都一力扛起,唔怕蝕底及親和力強。」徐立之為報知遇之恩,之後亦十分用功做研究,「佢晚晚在實驗室做到好夜,然後開張帆布?瞓過夜。」

除了學生個人的努力,麥繼強也另有一套教學方法,將他們點石成金,「教他們要做老虎狗,捉到綫索咬住唔放。唔可以顧住讀書,仲要擔任委員會職務,展示領導才能。最重要係做小型微生物實驗,做齊這些就好易?到獎學金去外國深造出人頭地。」麥繼強形容這一切都是「處心積慮」,全因他視學生如親生子女,幫他們鋪設康莊大道。

拒父幹
麥繼強桃李滿門,自己又系出名門,父親麥健增是中大前經濟學系主任,母親則是醫生,誰想過他也有苦澀童年?十二歲那年,他母親病逝,臨終前叮囑他要爭氣,成為他力爭上游的原動力。其後,父親迎娶姨仔、即麥繼強母親的胞妹。繼母以及她與前夫所生的三名女兒搬入麥家後,麥繼強頓覺變成外人,「那?不再是我家!」為開闢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他竟在後花園的樹上建屋,每日大部分時間都躲在樹屋,「在這?我就是王。」

他坦言對父親沒有怨恨,只有敬重,「佢唔易接近,脾氣大,要求高,但記憶力超強。」他的前半生為擺脫父親影子,以及超越父親的成就不斷努力自強。升讀大學時,他雖然成績優異,竟拒絕入讀中大,考入未升格的浸會學院,原因很簡單:「父親任教中大,我唔要父幹。」

選讀生物系也貫徹走另類路綫的風格,「傳統學科已有基礎,好難突破;但分子生物系是新興學科,有好多潛力開拓。」果然不出他預期,分子生物科近年蓬勃發展,他亦在這領域屢獲專利,如污水處理、分解牛仔布細菌等。

不過,這些研究成果得來不易,除了時間也花費大量金錢。為籌集研究經費,麥繼強近四十歲時鑽研炒股,意外地參透股海萬變不離其宗的定律。他初時只買藍籌股,貪它隱陣,遇上73年股災,損手離場。但他未肯認輸,之後每日紀錄股市走勢,用科學數據推敲當中的竅門。

經過多年摸索,他發現不起眼的「仙股」是股市莊家的點心。每當莊家想掃某隻「仙股」,便會發放大量負面消息,壓殘股價才大手「掃貨」。「掃起個價後,就有好多人跟風,莊家於是散貨獲利,每次都係咁,每次都有人上當」。於是他篩選一批殘價「仙股」,「試過手上有數十隻仙股,等機會放晒。」

信自己
他不是密食當三番的股民,平日買賣不頻密,只吼中牛市初起掃貨,大跌市前散貨。97年跌市前,他沽清手上股票,大有斬獲;二千年科網股爆破他再出擊,贏得清脆利落。直到07年?指升上高位,立即沽清所有股票,「一星期賺幾個開!」外界曾推測,這三次跌市,為麥繼強帶來十億元財富。股市最牛時便要出貨,但其時人人相信愈升愈有,要散貨先要克服心魔,「唔好貪心,唔好信別人,信自己。」

炒股如斯出神入化,不少人認為麥繼強早已超越身為經濟學者的父親,但他卻說:「好難贏到父親,但最少我有和諧的家庭,這方面贏了他。」麥繼強育有兩名已四十多歲的女兒,大女是眼科醫生,細女則是律師,一家樂也融融。「中國父母,時常鬧子女蠢、唔聽話,破壞他們的自信,我卻會用鼓勵方法管教。」

雖然一門雙傑,但他卻慨歎教出「女強人」不是好事,他搖頭說:「事業強,婚姻就唔容易,細女仍未結婚,大女已結婚,但無小孩。」這位不按牌理行事的科學家,大半生以打倒傳統為目標,但論到兒女,仍放不下婚姻是女兒終身事業的傳統觀念,無他的,天下父母心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