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野生藝術治療師 藉創作探索自我
鮮魚行校長施志勁 享受「最光榮的包尾」
難得糊塗 魏綺珊
有創意 即管試 愛茶女生 揭開新一「葉」
教師出書開專頁 留住香港歷史
蔡康年 怕兒子 變小霸王
日本有個英格蘭 夏日開心樂園
書中自有科幻世界 作家分享創作歷程
職場升呢 - 不再沉溺於智能產品
智富增值 - 持之以?甯O王道
個性全面睇 - 三問三答
職場Q&A - 註冊藥劑師 毋須持碩士學位
書評
課程速遞
抓緊大灣區機遇 製造科技業 入行晉升全面睇
建造工程 再度起飛 英倫碩士 直入專才行列
身處數碼年代 科技日新月異 裝備SMART知識 無懼巨浪
推介課程總覽



學士 More
BA(Hon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op-up)/ BA (Hons) Accounting
Kaplan

MSc Construc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Sc Advance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Sc Civil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Health and Safety/ MSc Psychology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國際教育中心

心理學學士學位課程
美國上愛荷華大學香港分校

文憑
航空營運文憑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

商業管理高等文憑
CityU SCOPE

其他 More
360英語培訓課程
駿橋教育

English course
Education First

PMI-ACP 免費模擬課堂及職埸領袖培訓課程
Informatics

海外升學
海外升學指導
Causeway Education

李偉才:頭號推手
要深入理解香港科幻閱讀風氣,不得不請教香港科幻會前會長李偉才博士。他自小六接觸科幻小說,其後發燒科幻逾四十多年,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積極推動科幻和科普,參與創作外,著有更多導讀和翻譯書籍,又出席和推動大小活動和講座,與志同道合組織香港科幻會,是本地頭號的科幻推手。他回憶上世紀七十年代,大眾不認識科幻,以為DC漫畫的《超人》或日本的《鹹蛋超人》動畫便等同科幻。他1975年進入香港大學,欲成立科幻學會,吸引年輕人接觸科幻。「當時大學規定至少集齊五十個簽名才能成立學會,最終只有三十多個簽名,失敗告終。」可見當時科幻風氣薄弱,推動困難重重。不過這張簽名紙卻被他視為初心,一直陪伴他至今,經歷大學畢業、任職太空館和香港天文台、移居澳洲、任教大學等人生大事。四十多年後他有感普羅大眾對「科幻」由無知至現在覺得不陌生,起碼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客觀因素如公眾對科技認知水平的提升、科幻電影和電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已於上月21日結束,大家有沒有找到心頭好書?今年踏入第三十屆,年度主題定為「科幻及推理文學」,旋即引起書迷關心本地科幻小說的閱讀風氣和發展。有見及此,記者請來香港科幻會前會長李偉才、本地科幻小說家杜漸(李文健)和譚劍,一談看法。視受歡迎、推行STEM、舉辦比賽等因素,均大大幫助提升科幻的普及程度,發展看似樂觀。

然而,李偉才對未來閱讀風氣有一定擔憂,「一來因為年輕人未必會花時間看這麼厚的書,二來科幻小說寫作的難度高,對讀者的要求也很高。」因為它寫的內容非今天所熟悉的,而是關於未來發生的事情,都很陌生。「作者一方面要交代情節和人物,另一方面又要交代虛構出來卻又扎實的故事背景。」李博士隨即推介數本入門之作,讓新一代嘗試閱讀科幻小說,希望推動更廣泛的閱讀風氣。一是台灣的張系國教授的《星雲組曲》,二是二十世紀反烏托邦的三大小說之一、Aldous Huxley於1930年代寫的《美麗新世界》。「第三本是拙作《無限春光在太空》短篇科幻小說集,內有二十多個故事。」記者拜讀此書,文字顯淺易讀,每篇集中一個主題,題材廣泛,不是理科出身也容易理解,相信很容易幫助讀者進入科幻小說的世界,未接觸過科幻小說的讀者,趁這機會踏出第一步吧。

杜漸:但開風氣不為師
杜漸,原名李文健,是一名書癡,尤其酷愛科幻及推理小說。他曾任職報社多年,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寫作和翻譯科幻作品,乃早期推動科幻的推手,曾創辦《開卷》雜誌。上世紀七十年代認識李偉才,縱然年紀相差二十載,兩位科幻發燒友一碰頭,一見如故,成為莫逆之交。現年八十多歲的他,回憶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不算有真正的科幻小說,遂開始翻譯外國的科幻初級讀物,引導讀者看科幻小說。他謙虛地說:「我是做開荒牛,但開風氣不為師。」他當時翻譯有一個習慣,「我會專門找一些較有趣的題材,每篇不同,以吸引年輕讀者進入這個科幻園地」。他說翻譯了十多本科幻小說,每一本選的題材也不一樣,集結驚險、推理和冷凍復活等熱門科幻意念。

此外,他亦創作科幻小說,為華文科幻創作出一分力。他自嘲拙作寫得爛,生平沒有滿意之作,「寫作生涯卻有最大的遺憾,是關於在報章寫過一篇《大禹的足迹》,講述一名科學家穿越古代,成為大禹去治水的科幻小說。」故事背後涉及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水庫應否興建的社會熱話。李文健不贊成,覺得嚴重破壞生態,所以小說一直持反對意見,後來小說轉到內地出版時,因題材敏感,三峽問題變成清理黃河,有違寫作本意, 成為一生憾事。時光荏苒,他已經退休,移民加國,「李偉才接了我的班,比我更大力推廣科幻。」看似退下前綫,其實心中仍有一團火。應今年書展年度主題,專程由加拿大回港出席講座,分享個人經驗,繼續為本港普及科幻略盡綿力。

譚劍:本土元素接地氣
本地著名的科幻小說家譚劍寫作三十多年,深受年輕一輩歡迎,因為作品夠接地氣。香港人以前覺得科幻小說的門檻很高,隨?技術和科技普及化,例如基因改造、網絡、AI( 人工智能)、Android等概念帶進生活中,他有感現今的年輕讀者對科幻小說的理解愈來愈高。他分享自己作品《人形軟件》,人形軟件現在一看,許多讀者便會聯想到AI,但十年前大眾連AI是甚麼也未必知道。他在題材上注入一些本土和城市元素,使內容更接地氣,《人形軟件》便是以西營盤做背景的網絡犯罪故事,更加引人入勝,反映新一代的作家題材會更貼地。他亦看到近五、六年來中港台的小說,出現注入科幻元素的新趨勢,尤其是推理小說中,使科幻變得更多樣化,陳浩基和寵物先生便擅長把科幻與推理融合。中國發展也相當蓬勃,涉及不同社會問題,近年出名的有劉慈欣,相信許多人也看過《流浪地球》吧!

《衞斯理》:不會過時的經典
今年書展又邀請了香港科幻巨擘倪匡與書迷見面,並展示《衞斯理》系列的手稿和剪報。對於Z世代來說,創作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衞斯理》系列可能比較老餅,但倪匡驚人的想像力和創意,卻令不少作品在今日閱讀也不顯得過時。誠意向大家推介以下幾部作品:
?《大廈》: 關於不斷向上升的電梯故事,靈感來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當前衞。
?《玩具》: 將電腦控制人類的這個題材,發揮得淋漓盡致。
?《原子空間》: 雖然沒有把「原子與原子之間的空間壓縮」這個想法多加發揮,但描述地球末日後的情景,仍可堪稱經典。
?《眼睛》: 外星生物寄居人體本不是新題材,但如果該生物的外表跟人類眼睛一模一樣 ⋯⋯
?《追龍》:近年最多人談論的舊作之一,寓意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