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糅合三派自成宗師 木像雕刻師蕭炳強

糅合三派自成宗師 木像雕刻師蕭炳強

  • 19 Sep 2023
工場內存放數百尊大小神像,蕭師傅整齊排放,絕不馬虎。
工場內存放數百尊大小神像,蕭師傅整齊排放,絕不馬虎。
工場內存放數百尊大小神像,蕭師傅整齊排放,絕不馬虎。
蕭炳強指,順着木紋雕刻,木才會滑,否則木的纖維會豎起。
工場內存放數百尊大小神像,蕭師傅整齊排放,絕不馬虎。
寧波派的「鋪金箔」及「上漆」技法高超,蕭炳強自學「上漆」令神像金身更有光澤。

憑一雙巧手及精湛刀藝,過去近六十年,木像雕刻師蕭炳強手造三萬多個大小雕像,亦見證本港神像雕刻業的興衰更迭。他自幼隨木匠爸爸學習廣東派技藝,惟年紀漸長見識到色彩鮮艷的福建派,以及技藝超群的寧波派作法,領悟個人不足而自學增值。由製作水上人「家神」,到糅合三派自成宗師,他預視行業沒落,便拓展設計廟宇工作。這位愛聽英文歌、會用電腦繪製設計圖的雕刻師,相信未來難逃3D打印等科技挑戰,但不變是宗教藝術要懷崇敬的心。近年他與年輕工藝師合作,亦逐漸交棒兒子,盼與時代巨輪競賽,盡力傳承技藝。

 

蕭炳強圓面大耳,一臉佛相。他的工場滿室木香,內裏數百尊大小神像排列有序。六十六歲的蕭師傅,是廣東派神像雕刻的第四代傳人。他自言好奇心強,八歲時便隨父親到其位於油麻地新填地街的神像店,「當時父親無執手相教,只提示順木紋雕刻,我全程偷師自學。」從小學到中學,他放學後便到店「幫忙」,「上學反而是『兼職』,課堂上借助書桌的櫃桶做功課。」放暑假更「全程投入」雕刻工作,至十八歲中學畢業,成為全職雕刻師傅。

 

其父作品曾獲美攝製隊拍攝

上世紀50至70年代,油麻地新填地街一帶神像店林立,顧客主要是漁民。蕭指,「漁民會為離世先人訂製木像,當『家神』供奉於船上,當時兩父子一日最多做四十個。」當時他曾從垃圾桶撿回一尊被父親丟棄的樟木觀音像,並補上面相、頭髮、手部合十姿勢等。內斂的蕭父看過成品雖未讚賞,但亦默默認同兒子的技藝水平。蕭師傅一直珍視這個「父子合作」的觀音像,現時仍放於工場紀念。他稱,其父技藝當時在廣東派技師中數一數二,代表作是60年代雕刻一尊一比一比例的彌勒佛像,當時獲得美國的攝製隊拍攝。

 

談到本地神像雕刻技藝,挺着小肚腩的蕭師傅興致勃勃,「廣東派、寧波派、福建派」等琅琅上口,令人恍如置身武俠世界。思想開通的他直言,在雕刻界這個「武林」,寧波派技藝最高,代表人物是一批50年代來港的技師,他們名氣響、收費貴,仍獲不少寺廟慕名聘用,而本地的廣東派技藝粗糙,重形態、輕細節,80年代傳入的福建派則色彩鮮艷,畫功不凡。他曾到妙法寺觀摩由寧波師傅製作的神像,驚訝造像姿勢優雅,特別是神像表面「鋪金箔」及「上漆」技巧精湛,甘拜下風。其後他獲古董商委託復修一批寧波派神像,得以近距離觀察細緻雕功,發現其「榫接」結合多組木的作法,與廣東派及福建派由原木雕刻而成截然不同,就連神像袍甲上的結,亦用「漆綫」製造後綁於神像,手工極致。他自信能夠做到同一水平,便自學「榫接」、「鋪金箔」及「上漆」技法,特別是「上漆」可令神像表面金身更有光澤,惟寧波派技師不外傳,只能購買物料,經多次失敗才領悟秘訣。

 

預視行業沒落轉型廟宇設計

隨着水上人遷居岸上,當時已年過三十歲的蕭炳強預視行業走下坡,加上內地技師競爭,需要急謀出路,「香港人日薪五百元,福建技師月薪才二百五十元。」他因而開拓設計廟宇工作,把部分雕刻神像定單交福建技師製作,並到當地「監工」,觀摩福建派的上色技法,回港後自學技法,增值自我。他認為,神像雕刻師亦要與時並進,遂利用電腦繪製複雜的彩色圖樣,即使改動亦不必重畫紙樣。他堅持造像須符合文化背景及歷史淵源,購買大量書籍參考,又到訪中外古剎名寺觀摩。多年來,他曾為車公廟設計及製作兩偏殿和神像,亦獲新加坡團體委託設計廟堂及神像,成功走出新路。遺憾的是當他糅合3派之大成,行業已沒落,慶幸「轉型快」,否則早被淘汰。

 

成長於60年代,就讀天主教中學的蕭師傅愛聽英文歌,特別是工作疲累時會哼唱,最愛已故「披頭四」主音約翰連儂的反戰歌曲《Give Peace a Chance》(給和平一個機會),難忘曲中極具鼓舞的鼓聲。

 

他自言入行時無宗教信仰,只當雕刻神像是製作工藝品,但80年代重塑北帝像的一次奇遇,令他改變想法。他憶述,當日法師到神像店為新雕製的北帝像「裝藏開光」,「法師用紅布圍着神像,拿香枝四處拜,我尾隨街上看熱鬧。」豈料他返店時卻感到身後有強風伴隨而入,店內物件竟未吹倒,疑惑是否剛「開光」的北帝顯靈。多年來他惦記心中,時刻提醒自己製作神像要懷崇敬的心。

 

「宗教藝術要懷崇敬的心」

信奉道教的蕭師傅率直豁達,他直言與過去經歷不如意有關,提到多年前自覺技法已達寧波派技師的高水平,但寺廟仍以他出身廣東派、名氣不足為由,未委託他雕製神像。他亦曾遭人批評指點和刁難,看淡名利的他一直以平常心面對,笑言:「沒問題,每次我都沒有倒下!」

 

時至今日,三大派已經凋落,作為僅存的宗師,蕭炳強慨歎,「當你還擁有,誰會珍惜?就像現時有人追尋有龍鳳禮堂的酒樓。技藝要失傳,都會失傳,只能盡救。」現時他逐漸交棒給兒子,並與年輕工藝師合作,在現代化作品上展示精湛雕刻技藝,又拍攝短片,記錄天后雕像由原木至成品,經歷鑿坯、開相、雕身、雕花、畫粉綫及上色等步驟。時代巨輪不停前進,神像雕刻捱過機器倒模挑戰,他預期3D打印將是新衝擊,提醒有心學藝的人,「神像做得好是功德,做不好是罪孽,宗教藝術要懷崇敬的心,更要與時並進。」



相關: 木像, 雕刻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