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解碼

加拿大學區房的選擇智慧

申請入讀加拿大公校的方法,除了一些特別課程跨區招收成績優異的學生外,大致上根據學生所住地區分配學額,所以一些出名的公校附近的學區房有價有市。然而,世事無絕對,當大量人蜂擁入住該區,學額不足以應付時,入住所謂的學區房也不一定能入讀該區學校。

 

溫哥華教育局在3月初公布了今年9月新生入學情況,八十九所間小學中有十二所學校的幼稚園超額註冊,令二百二十九名學生只能被列在在等候名單上。未能入讀自己校區學校的學生,可以到附近其他未滿額的學校就讀,但這意味着學生需要乘車到其他學區上課,對就在咫尺之外,信步即至的學校望門興歎。據悉,其中一所額滿的學校,一名家長多年前早已買下學校對面的大廈單位,一直告訴孩子將來會上這所學校,但想不到這所小學今年卻有八十八個孩子爭奪三十個幼稚園入學名額,最後以抽籤決定,抽不上便只能等候分配到其他學校。這種情況,大家都認為是為政府的城市規劃不足所致,沒有預計大量大廈落成導致人口密度增加的情況,令學校發展追不上住屋發展。去年春天,溫哥華共有二百六十九名幼稚園學生被列入候補名單,最後這些學童分別入讀了其他學區的學校。

 

這種情況在其他城市也有發生,多倫多教育局兩年前便在一百一十幢大廈附近貼出告示,聲明入住該大廈並不保證可以入讀區內學校。如果加上名牌效應,情況就更加嚴峻,就以多倫多北約克為例,其中一個學區的McKee小學和Earl Haig中學均受華裔家長歡迎,在華人圈子中被稱為「名校區」,該區附近新建的大廈林立,許多家長為了入讀該校,紛紛買或租住該區的大廈,導致學額供不應求。為了應付這種情況,Earl Haig中學的入學規則,就規限2000年12月後興建的大廈不屬該校區範圍,入住的學生只能到其他學校就讀,而同一條街可能也只錄取單或雙數門牌的住戶學生。

 

一所好學校值得人孟母三遷,好學區也是房產投資回報的保證,但調查工夫不能假手於人。要尋找加拿大的好公校,可先參考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學校排名榜,然後進入不同城市的教育局網頁,找出心儀學校的學區界限。要留意學區範圍會不時檢討更新,更安全的方法是儘早聯絡學校,確保所屬學區,更應調查學校是否經常滿額,以作兩手準備。

電郵:content@shirleychan.ca

 

熹婷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教育碩士,現移居加拿大任職於當地中文傳媒

立即發送問題﹕
 

 

最新文章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