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迎向未來

今日的年輕人一提到將來,不是感到無力和無望,就是感到不滿,他們看到社會充斥着太多不幸和不公平,資源只落在一小撮人手中。一般青年人即使未算廢青,也不是富二代;工作機會和選擇不多;升不到大學彷彿註定沒前途 ⋯⋯ 沒有希望感的人生,自然沒有動力走下去,也不能為自己做甚麼。希望感是生存的推動力,是做自己的原因。

 

正向心理學家史奈德(Charles Snyder)研究「希望感」,他提出了一個「希望思維模式」(Dispositional Hope),當人定下一個有價值和具挑戰性的目標,並在努力下找到達成目標的方法,便能帶來希望及滿足感。相反,若人一直處於悲觀和失望的狀態,嚴重影響自尊。他認為期望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一種思考模式,或者是一種認知歷程,由目標、途徑、行動意識所組成。因此,一個有效的期望要具備以下三項條件:第一,定下合乎現實的目標;第二,堅持但有彈性,能開發不同的途徑;第三,相信自己能夠和值得達成這目標。

 

希望感是做自己的動機和動力;同樣地,希望感也需要一份勇氣,接納自己,包括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有些人會被別人的批評嚇跑了,跑離開自己的專屬跑道,溜進別人的跑道。又有些人因賽道一時轉彎有變而埋怨,拒絕再跑。當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自然會認識自己的跑道,更願意繼續去跑,不輕言放棄。

 

有位富商曾經準備捐獻給德蘭修女, 期望她能做出更多成就。德蘭修女淡然回應說:「我們被召不是邁向成功,而是被召去成為忠心的人。」德蘭修女看「成功」的定義跟別人不同,她選上的路也不同。她沒有順從別人的意思,不走別人的路,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在隨波逐流和忠於自己之間,她選擇忠於自己。

 

伍詠光
突破輔導中心助理總監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