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博雅教育?

近年,報道人工智能(AI)取代人類工作甚囂塵上,也有人說:科技會將各行各業全面洗牌!一方面,我們要作好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另一方面,我不禁聯想到:只注重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的課程下,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科目(博雅教育),將會何去何從?

 

西方博雅教育的緣起,可追溯到古希臘的「七藝」:文法(拉丁文和文學)、修辭(散文與詩,以及歷史)、辯證(邏輯)、算術、幾何(包括地理)、天文、音樂。在美國,醫學、法律等專業,都要求完成學士學位才可修讀,以致本科有更大闊度涉獵不同範疇。以普林斯頓大學為例,本科生要讀三十個課程,其中主修科目最低要求只佔八個(即25%)。其他就是「分布要求」(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包括寫作、一門外語、一科知識論、一科倫理學、一科歷史、兩科的文藝、數理、自然科學及社會學。

 

相比香港,除了專業收生資格不一樣,本科課程的結構亦較狹窄。其實,自新高中DSE推行以來,雖增加了通識一科,學生普遍集中關注核心學科,選科也以成績為主導。不過,自2012年起,大學教育改為四年制,香港中文大學將通識課程由15學分增至21學分,其中6學分為一個全新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透過與自然對話及與人文對話,探索科學並思考人生。而嶺南大學更以博雅教育為辦學理念,着重師生互動和多元學習。在高壓的教育制度下,這些努力都是值得嘉許,甚至進一步推廣。

 

美國東北大學校長Joseph E. Aoun在近作《Robot-Pro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呼籲全球高等學府設計及制定課程,培養學生獨特的「人類」能力,擺脫未來工作被機器取代的命運,他稱之為「人類學」(Humanics),內容主要涵蓋三種基本素養:技術、數據和人文素養(如團隊合作、創業精神、倫理和文化創意),建立深度、靈活的思維。因為,無論AI變得多聰明,世界仍需要人類來推動文明,創造新的事業,從事人際、藝術,並教育等的工作。

 

「第四次工業革命」雖來勢洶洶,Steve Jobs卻早已明言:「在蘋果的基因裏,單有科技並不足夠——必須是科技與博雅教育、人文學科的結合,才會帶來令人心悅誠服的成果。」

 

 

撰文: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