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行為背後 那顆受傷的心

我們經常會面對不同的問題,但,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本身是個問題。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自稱「宅男」的學生,被安排來見我。他本來很不願意來,以為我要「整治」他。記得第一次見面,我主動跟他聊打機。雖然我不打機,但也想聊這話題,希望透過打機明白他這個人;我並沒有當他是問題,沒有覺得要「解決」問題,只是單純地想要了解他─了解他的心。他感受到我沒有帶着目的去了解他,感受到我單純的關心,他開始願意與我交流。


在聆聽及互動當中,感受到年輕人在虛擬世界中想成功的心境。我問他:「你是否已經不再相信、不認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成功?」這個學生沉默了一會,點點頭。那一刻,他開始打開自己的心扉,因為他感到「被明白」。他分享自己曾經嘗試,但失敗了,多番起跌,甚至連身旁的人都認為他不可以反敗為勝,心底壓力一直累積;長久以後,連他自己也相信自己是失敗者。他感到無奈、無助、無望,覺得自己是次等的,甚至可有可無,於是他也放棄自己了。


有時候,我們很想盡快解決眼前的問題,卻沒有去了解行為背後,這個人的心情及經歷,久而久之,這人的心封鎖了。這個學生卻發現我沒有判斷、急於糾正他,反而明白他內心深處的感受,讓他的心重開了。這份關心,不止令他的心開啟了,還成為他生命轉化的一股力量─在沒有任何補習的情況下,他在半個學期裏學習成績進步了八十名。他的轉化,並不是因為我施了甚麼魔法,他只是需要明白及信任,就釋放出他本來已有的潛能。生命就是如此奇妙,所潛藏的力量,在孕育下,在合適時機,自會釋放出來,甚至超越我們所想像。這個年輕人的例子,只是我所遇上的眾多經歷生命轉變的其中一個。我深信這不是巧合,而是在一份簡單及真實的愛當中,每一個生命都可能經歷的更新和改變!從來沒有一個人,在起初的時候便自我放棄,每一個人都渴慕被看見,並非看見自己的外表、行為和成就而已,更是看見他的本質,和最初那顆想要付出努力的心。



撰文:陳志耀
生命教育基會義務總幹事 EDIT Workshop創辦人
電郵:info@reach-the-unreachabl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