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孩子?

早前,網上流傳一個帖子:作者是一位畢業於北大的母親,兒子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應屆畢業生。家長說到在悉心栽培下,孩子進了長春藤大學,畢業後卻選擇遠赴西非最貧瘠的地區當起義工來。作者從起初的失望、憂慮,轉而反思自己為人父母者的心態。原來,她把兒子送進名牌學院,是希望他將來有更好的生活(You have a better life),最後卻變成,他想要一個更好的世界(He wants a better world)。當她問兒子:你能否不去?結果兒子這樣回答:媽媽,你認為應該誰家的兒子去?那位母親終於發現,孩子成長了,她卻也沒有。

 

不少有關千禧代的職志研究,都得出同一個結論,就是他們重視工作的意義,並且不僅為自己設想,也期望把世界變得更好。或許這是現代教育帶來的文明,但我倒覺得這是青年期的一個特質,是你和我曾經有過的理想,只是後來被歲月、被世情所輾碎。過去幾年,我們曾追蹤一群年輕人如何用創意關懷社會弱勢,發揮正面積極的力量,並記錄成書《行出一小步:從我到我們的社區實驗》。似乎,真的,是我沒跟得上!

 

話說回頭,那位失望的家長,最後借用Kahlil Gibran的詩《On Children》療瘉自己矛盾的心情:「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青年台灣家庭教師許曉樂,就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為題,記述了九個教養的故事,特別是針對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最近,故事被拍成劇集,同樣一石激起千層浪,惹來熱烈的討論。看來,城市裏很多小孩的「命運」,在上一代的想法下被操縱、被抑壓,造成不少的傷害、悲劇,叫人心痛。但願透過分享別人生命的重,家長會醒覺過來,學會放手,釋放孩子的個性、自主的能力,走出「兒女」的框框,活出「真我」,成為你最愛的「一個人」!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