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長的年代,大部份基層家長都信奉「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改變命運」、「考上大學便能脫貧致富」,完全把學習看成獲得財富的手段,並日以繼夜地把這個概念灌輸給孩子。但當孩子大學畢業以後,他會發現「學歷」只是進入社會的入場券;他會發現進入社會以後,即使夙夜匪懈地努力,也不過能過上剛好自給自足的生活,跟家長從小到大耳提面命的那種「社會菁英」、「財富自由」、「衣食無憂」生活有着不可跨越的鴻溝天塹 …… 那時候,那個內心還是一個孩子的成年人便會陷入四顧茫然的狀態。
因為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找尋過自己喜歡的事,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個世界。而在他人生走向尚未明朗之時,各種繁雜瑣碎社會關係已像蜘蛛網般一層一層地把他束縛着;他即使花再大力氣去掙扎也是徒然,因為,最應該給他力量的「家」,卻只是一個「怪獸製作工場」。
許多怪獸家長都是帶着極大的功利心來逼孩子學習的。他們從不理會孩子在學甚麼,只一味死盯着分數,覺得分數上升就意味着孩子學到知識了,就能成為傑出青年了;將來就可以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或嫁入豪門)、走向人生巔峰了!但其實孩子除了獲得一堆有背沒有理解的「考點」外,他們還學會甚麼呢?他們有從文史的學習中,看着前人走過的彎路,然後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嗎?他們有從數理的學習中,燃起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嘗試用邏輯去理解這個世界的構成和規律嗎?
人生裏最重要的那場考試,都是命運以它最不經意的方式,出其不意地出手,扼住孩子的喉嚨,直接給予致命一擊的那一場。這場考試沒有人能幫得上忙,孩子只能憑自己的本事去熬過,而這些本事,就是從小到大日積月累地「學習」回來的。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一味追求分數而不知道學習是為了甚麼或能得到甚麽的孩子,是很難順暢地度過那場考試的。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怪獸家長以過於功利的方式去催逼孩子,捨本逐末,只着眼於速成的分數,卻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成長,最終製作出一件件「怪獸產品」—— 不知人生意義為何的活着人形軀殼,而已。
撰文:紫砂
突破作者,著作:《一瞬煙火》、《劏房大狀》、、《洛絲Lost》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